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带你回望六千年前古稻田,感受苏州稻作文化的民俗风情 天天热点评

来源:苏州媒体圈    时间:2023-05-24 10:02:36

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稻田里的每一个角落,都是一首美妙的田园牧歌。

"我"是草鞋山的稻田守望者,见证春夏秋冬,带你回望六千年前古稻田,感受稻作文化的民俗风情。


(资料图)

其实早在马家浜文化时期,人们便开始种植水稻了,为江南地区的农耕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稻作技术也日益精湛。那么,你知道,原始先民是如何耕种的吗?用到了哪些传统农耕用具呢?

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遗址,你或许能找到答案。

古代稻作之路

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先民是最早进入太湖平原的。在此时期,先民们开挖生土、种植水稻,通常采摘野生稻的种子进行播种。

“马家浜文化时期水田结构的发现,是本次发掘中最主要的收获,对恢复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平原史前时期稻作农业原貌、研究当时生产的水平,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”。——《草鞋山遗址1992-1995年发掘概要》

马家浜文化时期,板结的生土层有较好的保水功能,加上水稻种子具有忍受缺氧的能力,所以能在水中萌发、在生土内生根发芽,只是产量不高。

后来经过长期的耕种,土壤结构开始发生变化,随着肥力的增强、田间管理的加强、种子的筛选等,水稻的产量才逐渐增加。

春天是播种的季节,在那个时代,主要靠劳动力和传统农耕工具完成农作物的种植。

马家浜文化居民从事稻作农业生产,饲养猪、狗和水牛。——《文物史前史》

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农耕用具以骨、角、木质工具为主。骨质工具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,骨耜(sì)是其中一种主要农用工具。

骨耜一般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加工制成,使用时,在骨耜正中的浅槽处安装长木柄,再用藤条绑紧木柄头。

骨耜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出土

草鞋山遗址曾出土一件保存比较完整的骨耜,长16厘米,宽8厘米,从水田的平均深度可推测出,骨耜或为开挖水田的工具。

在湖沼区域,土质比较松软,盛行使用材料来源方便、制作简单、加工容易的骨耜来翻地。

用骨耜翻地,可改变土壤结构,延长土地可供种植水稻的年限。

崧泽文化居民种植水稻,石质生产工具制作精细,通体磨光,其中以穿孔石铲和长条形石锛最具特色。 ——《文物史前史》

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当时较为先进,农具制作精细,种类较多,主要有三角形犁形器、破土器、耕耘器等。——《文物史前史》

良渚文化居民在农业生产中重视翻地和中耕,开始走向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。

唐代以后,南方稻田使用的曲辕犁广泛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田质量,并在北方旱地耕、耙、耱整地技术的影响下,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水田的耕、耙、耖整地技术。

到南宋时期,《陈旉农书》中对于早稻田、晚稻田、山区低湿寒冷田和平原稻田等都已提出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,整地技术更加完善。

到北宋时期,“秧马”的出现及使用对于减轻农民拔秧时的体力消耗、提高效率起了一定作用。

此后还发明了“秧弹”“秧绳”等工具,以保证插秧的整齐合格等。

宋朝以后,历代农书对于各种秧田技术,包括浸种催芽、秧龄掌握、肥水管理、插秧密度等,又有了进一步的详细叙述。

稻作的变革与现代化

稻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活动,在当代,人们逐步应用了水力灌溉、梯田种植以及现代化农业等技术,对于稻作产业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
俗话说“秧好一半禾”,当代的水稻种植环节更为详细,可分为整地、选种、浸种、催芽、播种、育秧、起秧、插秧、田间肥水与病虫害管理、收割等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稻作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,农耕用具也在不断更新着。

比如在田间管理环节,在旱地中使用的农具有锄、铲等,在水田中使用的农具有耘荡、耘爪等。

用于收获的农具有收割禾穗的掐刀、收割茎杆的镰刀、收割谷物穗头的爪镰以及割麦的麦钐、聚拢麦秸的麦绰、盛装麦禾的麦笼等。

现如今,人们使用高科技机械化、自动化的耕作方式,各种机械活跃在田间地头,如无人机、无人驾驶插秧机、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等,充分发挥着农业机械春耕生产中的“节本增效”作用。

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南岸,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、江南文化的源头,被称为“江南史前文化标尺”“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”。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集合时空之门、考古现场展示、主题展、古水稻田场景复原、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间,以考古成果为依据,再现草鞋山遗址的风貌和魅力,解密江南文化的源头与脉络。2022年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。来源: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 媒体选稿编辑:李俊锋 (知名文化传媒人、新媒体运营师、高级摄影师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制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